(原标题:“黑科技”通往“绿未来” 千余种技术产品亮相碳博会 )
使用氢气的低碳冶金技术、浸没在液体里的服务器、家用级的储能产品……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6月11日正式举行,国内外近600家企业带来了千余种技术、产品,与社会各界一起“碳”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图景。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承诺。做好“双碳”工作,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上,从能源转型、循环经济到低碳服务、低碳交通,中外企业现场展示了绿色低碳技术的最新进展。
(资料图片)
作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上海临港集团正在打造“低碳园区”。临港集团旗下的20个重点园区和100余家园区企业此次组团参展,其中既有国际氢能谷这样的产业新载体,又有特斯拉这样的知名企业。
参观者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沙盘模型前交流讨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在特斯拉的展位上,除了中国生产的两款电动汽车,企业还重点展示了其“不止于车”的新探索。今年4月,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临港新片区,规划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碳博会现场展出了特斯拉商用储能电池的模型,每台电池可以存储3兆瓦时的能量,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此外,特斯拉还首次在国内展示了储能家用级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与Powerwall电池。
如何解决钢铁业的排放问题?宝武集团在碳博会上集中展示了碳中和冶金技术路线图。据介绍,去年年初,宝武集团在湛江钢铁开工建设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该项目是国内首条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进行工业化生产的钢铁生产线。项目2023年底建成后,预计相比传统工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工作人员(左)向参观者介绍一个重型卡车储氢系统。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电动汽车集成了多项绿色低碳技术。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超过112万辆,位居全球城市第一,这背后离不开充电网络设施支撑。在国家电网的展台上,国网上海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保障电动汽车出行需求,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投入充电网络建设,已累计建成各类充电站点855座、充电设施超过12000台,形成以快充为主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高速服务区全覆盖的城际快充网络。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火热,带来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激增。如何推动各种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成为现实问题。在网宿科技的展台上,一台台浸在液体里的服务器吸引了很多人驻足。网宿科技旗下云宿科技运维总监徐明微说,传统服务器运行时会散发大量热量,带来不小的能耗损失。使用新的液冷技术,IT设备运行能耗将比过去减少10%到20%。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落地上海嘉定云计算数据产业园,打造了上海第一座全浸没的数据中心。
作为展会东道主,上海正在全面推动落实“双碳”目标。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石燕表示,碳博会一方面促进绿色低碳领域的国内外科技合作,另一方面也搭建公共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加快绿色低碳新赛道的发展壮大。(记者何欣荣、王默玲、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