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AIGC和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AI热潮席卷全球之际,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于7月6-8日在上海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拥抱智能新时代,共话产业新未来,获得了最广泛的关注与参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WAIC2023举办前夕,极客网参加了“算力赋能 智慧申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媒体探营(上海站)活动”,跟随全国媒体实地走探访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等高精尖研究机构,在上海这片AI和经济的双高地,真切感受到中国AI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静水流深”。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
“一中心三平台”全面赋能中国AI发展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临港集团、商汤科技共同投资发起的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围绕“高端专业智库、研发与产业转化平台、产融与生态创新平台”三个平台建设,承担上海市人工智能研发与转化培育建设任务,重点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基础与核心技术研发、关键与共性技术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等工作。
与此同时,该研究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行业真实需要、真实数据、真实场景,以国家先进制造产业和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为牵引,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研发与产业转化功能型平台,成为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推力,可以说是了解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AI产业,以及AI产业与千行百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上海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为人熟知,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也秉承了这种城市精神内核,自2019年揭牌以来通过多元共建、开放合作,不断吸纳产业伙伴力量,持续拓展研究院平台能力,孵化创新企业,繁荣AI生态。毫不夸张地说,与海外AI更偏重于C端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AI“静水流深”,已经在千行百业留下足迹。
特别是在2022年7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昇腾AI产业生态,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开启了以全栈国产化软硬件平台支撑中国AI产业规模发展、行稳致远的新征程。
AI发展,算力先行——特别是进入大模型时代后,算力更是支撑新一轮AI发展的关键。为此双方合作的第一步便是围绕为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及服务为目标,开展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运营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生态建设。自合作签约以来,双方已共同策划多个产业生态活动,共同推动了上海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建设,并由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昇腾生态伙伴支持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算力运营。
探访中极客网了解到,在做AI训练和推理时,基于昇腾AI的自主创新的算力体系,计算成本要显著低于以英伟达GPU为代表的算力成本。由于上海本地企业AI计算需求旺盛,该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上线即实现了算力饱和运营,目前正采取通过人工智能算力网络调用长三角及全国算力的方式满足企业需求。
AI应用及大模型的开发,也离不开底层基础设施AI框架的支撑。今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又与华为共同挂牌首个昇思人工智能框架创新中心,基于昇思MindSpore自主开源框架,赋能南向算力生态和北向模型应用生态,首批已吸引22家单位入驻。创新中心支持全国范围的AI技术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孵化大模型、科学智能技术研究,进而赋能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将中国AI发展建立在自己的根技术基石之上。
探访中极客网发现,在产业各界的携手努力下,AI已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生物制药、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业界首个工业级流体仿真大模型“东方·御风”是基于昇腾AI打造的面向大型客机翼型流场高效高精度AI仿真预测模型。在昇思MindSpore流体仿真套件支持下,可有效提高对复杂流动的仿真能力,减少风洞试验的次数。同时,该模型对流场中变化剧烈的区域可进行精准预测,流场平均误差降低到万分之一量级,达到工业级标准。其他诸如大模型、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数字人、元宇宙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也已大量涌现。
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以BT+IT谱写产业AI发展新高度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下设直属单位,主要承担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运行与科研管理,建立设施能力合作共享网络,组织策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建立大科学协作网络,开展新型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以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真正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研究体系。
形象地说,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就好比“新基建”中的创新基础设施,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本次探访的闵行基地面向诊断(试剂与材料)、药物、医疗装备、新诊疗技术(医学大数据等)等领域开展研究开发工作,通过组织重大项目、服务重大项目方式开放运行,加速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这里的AI发展同样“静水流深”。
随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逐步启动实施,智慧医疗科技研究与产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十多年医工交叉合作基础,医学院和13家附属医院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普遍需求、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等,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近年来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预测等AI医疗主要应用领域均展开了科研及应用探索。
这其中,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体与昇腾AI产业的交流合作同样非常深入。双方共同交流与探索将IT技术与BT技术融合,基于昇腾及昇思MindSpore,在医学等领域联合孵化多模态大模型算法,来辅助实现医学影像数据分析与统计;同时双方也在生物计算领域展开探索合作,通过NLP算法来迁移学习药物信息数据,实现药物结构预测、成药性分析等,辅助和加速药物设计。
今年5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祥符实验室以及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DNA存储领域预训练大模型——"ChatDNA",为DNA存储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同期,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还与产业各方联合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产业链联盟”,以促进医学转化为目标,打造新一代“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速推进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示范应用。
探访中极客网发现,这里正在进行许多前沿又有趣的AI智慧医疗创新,包括具有人类可理解性的甲状腺超声影像AI报告系统、遗传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GPS)、高密度脑电采集分析系统等。其中,基于脑机接口系统的脑科学研究,正在实现基于意识的人机交互与操控,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心理咨询、运动康复等现实场景,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体验。
综上,就在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申城隆重举办时,“场外”的AI在上海顶级智库平台与产业各方的勠力推动下,已经与各行各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入新一轮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中。
这样的发展模式短时间内或许不如更多偏向C端的ChatGPT及其背后的LLM大模型那样耀眼,但毋庸讳言,假以时日,全栈创新、“静水流深”的中国AI必将激发更大的AI产业化及产业AI化机遇,创造更大的数智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