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北京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展开。如何做好受灾群众及一线抢险救灾人员的灾后心理疏导?9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专家提示,要帮助重点人群顺利度过“四期”、建立“三感”,开始新的生活。
“人类可能面临各种灾难,比如地震、洪水、饥荒等等,这些可能造成亲属的去世以及财产的损失,并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心理创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这次洪灾,党和政府一直在全力支持受灾地区和群众,这种支持系统可以帮助被影响的人把心理创伤减到最小,“部分人群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就需要专业人士给予科学的支撑。”
“根据灾难事件对不同人群心理影响程度的不同,一般将需要救助的人群分为四类:直接受灾群众,遇难者家属及亲人,亲临灾难现场的一线救援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耳闻目睹灾后画面的群众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医师钱英介绍,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群体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人群,要避免给这些人群留下心理创伤。
“灾后1至3天,甚至1到2周的时间,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期,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帮助经历灾难的群众恢复安全感、连接感、效能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恢复心理健康。”钱英说,由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遭遇亲人去世等情况,灾难可能会使人们遭遇一定的心理冲击,从长远来看,大部分人会经历4个心理阶段——麻木震惊期、否认追寻期、混乱沮丧期、重新连接期。
麻木震惊期是心理创伤的早期阶段,是一种应激性的心理保护机制,人们在主观上会对所遭遇的不幸持有麻木、冷漠、迟钝的态度。“此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正常的心理过程,不要对自己的这种情绪感到过分自责。”钱英介绍,这一阶段,恢复安全感是核心,要帮助受灾人群回到安全的地方、处于熟悉的环境,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有家人或者志愿者的陪伴。
在否认追寻期,人们可能会否定所经历的事件的真实性,有意回避相关的话题,想方设法追寻逝者仍然存在的线索、追忆逝者的生活习惯等。“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遭遇了严重创伤的个体身上。”钱英解释,对于处于这种阶段的人,亲友应该保持理解、陪伴、共情的态度,帮助他们找到“连接感”,不要强行将其拉回现实,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治疗。
而处于沮丧期的人群,已经接受了事实,常常会产生悲伤、沮丧、无助的情绪,陷入自我价值怀疑和焦虑,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等状态。“此阶段较长,一般持续3至6个月,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帮助自己走出心理困境,缓解消极情绪。”钱英说,重新连接期则是人们逐渐恢复、重新建立积极情感的阶段,她建议,除了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提升连接感、能效感是关键,“可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重新找回自我价值感。”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实习生 刘扬
编辑 王雯淼
流程编辑 马晓双